倪骁然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罗斯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2017年,倪骁然老师加盟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正式成为了一名厦大青年教师。从清华到厦大,从学生到教师,从飘雪北国到温润南国,选择厦大,倪骁然迎来了人生中一次环境与身份的双重转变。这位90后的青年教师在这样的转变中前行求索,有了属于自己的“飞驰人生”。回溯倪骁然老师的成长历程,从清华附中开始,至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倪骁然前后在清华园里度过了近15年的岁月。清华“行胜于言”的氛围涵养了他经世致用的理想、务实求真的工作风格;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罗斯商学院的学习经历拓宽了他研究思考的边界;来到鹭岛工作后,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熏陶,南强精神的砥砺,让他更加谨记要厚积薄发,行稳致远。
倪骁然老师用厦大与清华的校训,做出了自己对二者特质的阐释:“厦大与清华都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它们的校园文化风格是互补的,在精神内核上是相通的。”在他看来,厦大经济学科作为国内少数拥有高度国际化学术环境的科研教学机构,也难得可贵地“接地气”,分外重视与国际国内学术同行的交流,积极引导鼓励大家身体力行,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规范的学术管理模式,融洽的科研氛围,让他的学术工作得以“放飞”。
对倪骁然老师而言,在新起点上重新出发,“教师”的身份让倪骁然更感到压力。教育教学环节的各项工作都事无巨细,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厦大经济学科的长远发展。从一名研究者,能否顺利转变为在讲台上传知授道的教师,他一开始心里也没有底。然而,是压力也是动力。在初次准备本科会计课程的时候,倪骁然老师重新捧起本科课本认真研读,发现以博士积累的知识储备再回过头去看本科课程,又多了许多全新的理解。他也把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充分结合会计课程中的诸多案例,给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对于硕士生,他会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对于准备工作和继续读博深造学生的要求截然不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尽心竭力。倪骁然老师说,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关键是找到适合且能胜任的方向。
倪骁然老师一直坚信“教学相长”,他也用实际证明了自己的信条:通过课堂教学来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在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时,他不经意提到“金融资产由于主观的认定方式,容易被企业用来操纵利润”。他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方才发现,学术界对这一金融与会计交叉领域的问题,还鲜有人涉足。他和其他研究者展开合作,论文《企业‘脱实向虚’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这和洪永淼教授所一直强调的“在课堂上讲述研究,用教学启发科研”理念一脉相承。
回望过去的成长经历,倪骁然老师心怀欣慰,也心生感慨。在离开清华园赴厦大任职之际,他写下的“学术成长具有‘利滚利’的放大效应,兴趣与成就感相伴相生”这样的话,如今仍在激励着他。